这个被自己弟弟形容为“一言难尽的风格”的女主角,就是窦靖童在《她的生存之道》中饰演的刘盐。从外形证配所,到经历,再到行为举止,刘盐都与社会规训下的女性形象相距甚远。
《她的生存之道》就是围绕着这样一个女主的离奇经历进行展开。剧集有着特殊人设和叙事节奏,也有文艺感十足的画面、滤镜和配乐。
从各个层面来看,它与国内大部分都市剧都不一样,说是小众文艺片也不为过,像极了为主演量身打造的礼物。
剧集的舆情两极分化,有人认为它散漫、恬淡,颇有日剧氛围;也有人认为其“找妈妈”的主线剧情略荒诞,幻视成年女版《小龙人》。
结局中,母女再次团聚、爱人天各一方,颠簸半生的刘盐是否得到了治愈?又是否放下了心中遗憾?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展开剩余96%不靠谱人类集结《她的生存之道》是一部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剧集,剧里看不见班味儿,主角是一群义无反顾遵循自己内心、活人感满满的角色,无论对错,只管向前走。
为了等待幼年时将自己抛弃的母亲江芳(颜丙燕 饰),女主角刘盐在拳馆工作多年,又因拒绝打假拳而放弃了这份职业;母亲留下的一封信,让她只身远赴国外,大海捞针式地寻母,却被江芳的负债牵绊住了脚步。
按照一般的都市剧逻辑,一路走来靠自己拼搏的刘盐,完全有资格谈“原生家庭创伤”,在成年之后为自己伸张正义,但刘盐却坚信与母亲那段不太长的回忆,是值得回味的。
剧中,无论江芳做过什么错事,是多次不告而别,还是留下巨额债务,刘盐总能找到理由接纳她;每一次江芳不负责任的回归,对于刘盐来说都是莫大的“恩赐”。
这样的坚强、乐观背后是愈合不了的痛。实际上,刘盐的存在对于江芳来说,是否是一种拖累,始终是刘盐绕不开的心魔。
但她却从未将这样的痛苦传递给江芳。寻找母亲、照顾弟弟、做美食治愈身边的人,都能让刘盐找到平凡生活中的幸福感。
“十二年等一个抛弃你的人,值吗?接受一个没有血缘的弟弟,值吗?为了一个赌徒去送死,值吗?我不知道值不值,只知道我想做什么。”
刘盐的这段内心OS,完全就是她的人生写照。似乎只要生活还能给一点甜头,她就甘之若饴。
而为了朋友进过监狱、最终还是死在了为他人伸张正义的路上的律师陆天驰(王传君 饰);一次次赌到倾家荡产、走投无路,还要再继续的江芳;不断跳入家暴火坑中的唐霜霜(宋妍霏 饰);受到强势母亲打压的餐厅继承人何光远(贺开朗 饰),又何尝不是一次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她的生存之道》并不如剧名一样,只聚焦于女性,更与爽文无关。它讲了一群“打不死的小强”自我献祭又自我安慰式的生存之道。他们会犯错、会冲动,有血性,在成全自己的路上义无反顾,有的甚至游离于社会规则之外。
作为观众,可以感叹他们“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依然会羡慕他们的不后悔的用力活着的精神。
“不完美母亲”,又多了两位近几年,都市剧有从两性情感、伦理家庭转向“她题材”的趋势,而在众多女性题材中,“现代母女关系”绝对是一个热门的子命题。辣妈类角色因此成了中年女演员的新赛道。
《摇滚狂花》中有热爱自由的摇滚乐队主唱彭莱(姚晨 饰);《我的阿勒泰》中有在新疆开小卖部的治愈+引导型母亲张凤霞(马伊琍 饰);《180天重启计划》中的吴俪梅(吴越 饰)是没经过女儿同意就二婚生子的勇敢独立型母亲。
这其中,《摇滚狂花》和《她的生存之道》中的母亲最不一般。前者的酗酒、烟熏妆形象属于国产剧中的独一份;后者的赌博成性、多次不告而别的行为,则更加出格。可以说,江芳带给刘盐唯一的正面影响,就是给了刘盐制作美食的天赋。
总体而言,这几部剧都强调女性主体性大于传统母职,对于国产剧来说是颠覆的。
相比之下,《我的阿勒泰》的张凤霞依然是好母亲的代表,其底色温暖、包容,对待“不成材”的女儿随时张开温暖的怀抱,关键时刻能够给她托底。因此张凤霞也最受观众的欢迎。
《她的生存之道》中的江芳则常常被弹幕吐糟“渣妈”、“烂赌鬼”,是绝对的反面典型。而剧中还有一位充满争议性的母亲,就是由恬妞饰演的高地餐厅创始人、何光远的母亲,她与江芳正好是两个极端。
何母定下的规矩,是只给懂得欣赏的人制作食物。因此,高地餐厅严格遵守专家们评定的三钻标准,何母则创下了连续四年摘钻的记录。
何光远被训练成为一个合格的餐厅继承人,但其厨艺却并未受到母亲的认可。何母对何光远的言语打压是家常便饭,她认为他没有天分,做不了主厨,甚至说出“宁愿把高地关掉,也不希望何光远把它毁了”这样伤人自尊的话。
一方面,何光远因此深受伤害,常常陷入焦虑与自责,他记得高地丢钻的天数,以此来督促员工。另一方面,他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完美主义的母亲的影响,对于厨师的手艺要求苛刻。
他还对刘盐说出与何母同样的话,“世界上有两种食物,一种是给饿的人吃,另一种是给不饿的人吃。而高地就是后者。”这与刘盐秉持的“顶尖厨师做出的食物应该有治愈的力量”背道而驰。
何光远与刘盐同样受到母亲的影响,也同样有一个“消失的父亲”。他们冲破上一辈桎梏的过程尤为艰难。
剧集在刻画两代人之间的张力上,用了大量笔墨。这对于《她的生存之道》来说,既是优点,也是劣势。
毕竟,无论是赌棍母亲、霸总母亲,还是“谜一样的父亲”,离大多数人柴米油盐的生活都比较遥远。
结语毋庸置疑的是,《她的生存之道》并非套用常规模板的都市剧,从人物到画面,无处不体现着先锋和个性。
但极致化的人设、小众化的情节和角色心理,并不能覆盖大多数人,无法唤起广泛共鸣,这也导致了剧集热度缺失。
草根人设、奇葩父母、玛丽苏爱情、精致美食和“京味儿”的元素混搭,则让剧集充斥着矛盾感,前中后期剧情的连贯性不足,使得评分不算理想。
戏里的刘盐与戏外的窦靖童一样,都因为特殊的背景和经历,拥有难以被定义、更难以被大多数人代入的独特性。不知道非窦靖童粉丝,能否看得进去这部《她的生存之道》?
初看《深情眼》时,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两幅画面:
日暮时分,码头逐渐被墨水晕染。踩着鼓点的浪花,伴着沉默的渔船和着海藻的香气,叶濛(张予曦 饰)从长堤暗处走来,经过孤独的渔灯,这是小镇爱情故事的开始。
镜头一转,画面已被明亮的霓虹红占据。烟气缭绕的小吃摊人头攒动证配所,溢着蟹煲的饭香……
强烈的冷暖反差,巧妙的光影转换,质朴与绚丽两种气质的融合,构成了观众对《深情眼》的初印象。
7月21日,《深情眼》在芒果TV和湖南卫视同步播出。
它由张笑安执导,张予曦、毕雯珺领衔主演,讲述都市职场女性叶濛辞职后回到家乡小镇,偶遇了长着一双深情眼的李靳屿(毕雯珺 饰),两人相互温暖、共同揭开往日谜团、收获美好爱情的故事。
这是近期电视剧排播矩阵中难得的轻快之作。作为一部有着都市外壳、发生地在小镇的爱情剧集,它没有贪心地添加惹人眼球的议题,而是回归了爱情本身的丰盛灿烂。
怀着追剧的心动感,《影视独舌》对话了导演张笑安,请他聊一聊在现偶剧普遍出圈难的今天,《深情眼》是如何凭借独树一帜的风格打动观众的。
“心动有理”,浪漫主义调和现实主义王尔德在《自深深处》里写,“任何一个世界的任何一座囚牢,爱都能破门而入。”
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李靳屿所感受到的来自叶濛的爱意,再合适不过。
这部剧改编自耳东兔子的同名小说。故事设定中,叶濛虽然只比李靳屿大了两岁,但是撩弟技能满分。这样热烈又深沉的示爱,如果没有支点,很难让观众全然相信。
“现在观众很排斥工业糖精,不喜欢悬浮。小说改编剧中有一些设定确实是生活中不太常见的,我的想法是尽量到找到让事情合理的点,能够共情角色的内心感受。”张笑安说。
一见钟情的本质,是触发了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和依恋模式。张笑安找到了叶濛与李靳屿“一眼深情”的逻辑合理性。
“比如第一集中,叶濛在医院偶然看到李靳屿给小朋友糖吃,她恍惚了一会儿,其实是想起儿时妈妈给自己吃糖。‘糖’对于叶濛来说是情感安慰,李靳屿的举动也悄悄打开了她的心。”
而拉扯感的本质是矛盾,是“想要爱但不能爱”。能否选择合适的矛盾,是建立拉扯感的重点。叶濛与李靳屿之间的爱情张力,既有家庭背景不同、年龄差异的外在矛盾,也有自身性格与经历造成的内在矛盾。
“文学小说的想象空间相对更大,放到人物表演上,直白地演出来可能会比较尬,所以我们尽量想把原著情节用一个比较落地的、让观众相信的方式去呈现出来,这是在剧本层面上去做的一件事。”
现言改编剧的难点确实在这,男女主之间让人脸红心跳的拉扯可以保留,但转化到影视表演中,一定要保持生动自然。
张笑安很精准地把握了这一点。像小说中叶濛的名台词“请允许我为你打江山”,这在人物清醒的状态下可能很难说出口,于是他设计为两人微醺后,叶濛上台为李靳屿唱歌前说出来。如此一来,听起来有些“中二”的示爱就显得合理了。
在选角方面,张笑安最开始只是想“找新鲜的CP搭配”。开机前一个多月先确定由张予曦出演热情善良的叶濛;在选择李靳屿的出演者时,张笑安觉得毕雯珺身上有一种反差感——既有禁欲、忧伤的一面,又有作为赛车迷的攻击性。
“我们把张予曦和毕雯珺的照片放一块,嗯,CP感挺强的,就确定了。拍摄期他们的CP就发酵出圈了,这完全在我们意料之外。”
但最让张笑安感动的,是张予曦与毕雯珺对自己的全然信任,和对作品的赤诚。
“其实他们都有点压力,担心与过往出演的角色太像了,有重复感。”张笑安很理解这一点,比如毕雯珺演过的角色很多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原生家庭,李靳屿恰恰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把角色丰富,做出不一样。”
张笑安(左)与张予曦、毕雯珺
现场对戏走戏时,张笑安是“引导型导演”,他会先让演员按自己的想法走一遍,观察和捕捉动态亮点,遇到难点时适当给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这样的好处是,创作氛围很自由,从剧中最后呈现效果来看,叶濛与李靳屿的互动十分有真实的生活感——边走路边斗嘴,谁也不服输;蜷在一块毯子里看落日,跟生活中的小情侣一模一样……
“很多时候在现场会尽量把这个戏‘玩起来’,不会刻板地要求角色一定要按照某种方式去演。我觉得只要给演员足够好的设定和调度,他们完全能够尽情发挥。”
从张予曦与毕雯珺的眼中,张笑安看到了“一股劲儿”。有时即使没有自己的戏,两位主演也会主动来帮对方搭戏。
“他们都希望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自己。有这种拧成一股绳、合力向前的冲劲儿,我觉得他们没有让观众失望。”
造一个都市霓虹感的海边小镇打造《深情眼》中独一无二的宁绥小镇,张笑安至少过了“三关”。
第一关是拍爱情还是拍悬疑。原小说中,既有男女主的相爱过程,也有两人追溯自身过往谜题的悬疑情节。
是讲一个回溯原生家庭、寻找身世真相的悬疑故事,还是把一段热烈纯粹、宿命般的相爱讲出来?这是张笑安面临的改编选择。他选择了后者。
于是,《深情眼》的改编确定了一条主线:通过成人之间的暧昧和推拉,探讨什么是好的爱情。悬疑作为元素穿插其中。
“叶濛与李靳屿的姐弟恋情跟我们看多了的‘纯拉扯’不一样,它想讲的是相爱的人互相理解与救赎,这个内核值得着重表达出来。”张笑安说。
第二关是为这段爱情找“主色调”。
作为平面设计专业出身的导演,张笑安一直很会用色彩传达情绪张力。在校园青春剧《暗格里的秘密》里,色调偏向清爽的青绿色;年代怀旧剧《树下有片红房子》中,取了树荫下的暖色调。
到了《深情眼》,张笑安在这个海边小镇的爱情故事中,感受到了霓虹色彩的都市感。“霓虹的特点就是有很多颜色,有很强的反差。这样在片子里,就可以做很有意思的混搭和碰撞。”
于是,张笑安在影像呈现上大胆选择了“红与蓝”作为这部剧的主色调。在多表达情绪与欲望时,红色会占据画面的中心;沉浸在悲伤的氛围时,画面会偏向蓝色调。
同时,红与蓝也是人物的代表色。叶濛是热烈率直的红,红色鸭舌帽、红色跑车都反映了她的性格;李靳屿是深邃忧郁的蓝,泳池的水花、天空的阴沉,都诉说着他内心的隐秘伤痛。
很有代表性的一幕是,李靳屿带着对生母的失望和强烈的孤独感回到宁绥,站在以灰蓝色为背景的车站中央,却惊喜地发现,叶濛倚靠着路边红色的跑车,等着接他回家。
这一瞬,沉默的蓝被耀眼的红点燃了。在红与蓝的碰撞中,汹涌克制的爱意扑面而来。
第三关,是如何“找到”理想中的宁绥小镇。
在剧中,男女主角居住的海堤路是故事的重要发生地,见证了幸福的开始。团队几经辗转,才在厦门周边找到了一条合适的海堤路,于是厦门成为了这部剧的主拍摄地。
“我们理想中的宁绥小镇,是有点‘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如果场景雷同的话,观众可能会跳戏,所以我们还是想往原创的感觉去走。”
张笑安与美术团队、摄影团队达成一致,“尽量找别人没用过的景。”他和团队骑着共享单车找景,几乎骑遍了厦门。
最终,团队围绕着那条海堤路实景搭起了一个小渔村。而叶濛与李靳屿两家并肩而立的老宅,则是在一片平地盖起来的。不仅如此,方雅恩的服装小店,程开然的酒吧,主角团上学时常去的餐厅,都是从毛坯房搭起来的。
这些“给剧定调的东西”,张笑安没有敷衍了事。
在看剧时,这些场景和道具的存在感并不十分强烈,但随手一截会忍不住赞叹,色彩搭配恰到好处,就连一家卖电子器材的小店,都用蓝色包装盒填满,与叶濛的红色鸭舌帽形成了色彩上的对比。小镇居民的生活不是单调的,而是动态的、鲜艳的。
至此,一个有着都市霓虹感的海边小镇诞生了。叶濛与李靳屿相爱的平行世界,在观众心中落地了。
创作“贴地飞行”,与芒果TV双向奔赴说到剧中出现的BGM,没有人能不上头。
尤其是第8集中,叶濛与李靳屿正式确认恋爱关系后,缠绵之际,一首《Queen》野性地流淌,将令人心醉的氛围彻底推至顶端。
查了剧集原声带专辑才发现,这首收获大量好评的OST,正是张笑安为《深情眼》制作的十几首歌曲之一。
18岁时,张笑安开始学习音乐制作。成为导演后,这种音乐审美和创作才华延续到了作品中。《树下有片红房子》的OST几乎都是由他操刀词曲,大受好评。而这次《深情眼》的OST,张笑安根据不同的场景主题采用了多种曲风,融合了韩式情歌、欧美摇滚、Hip-hop、Trap、电子等元素,更适配Y2K这一代年轻人的音乐审美。
“有几首歌,像《红金鱼》《黑金鱼》《死亡摇滚》,因为在剧中有演唱的情节,所以是在组里现写的。有那么一两周,我一收工就回去写歌。其他歌是在后期定剪后,一个月之内全部制作完成的。因为只有在定剪之后,我才知道大概需要几首歌来配。《深情眼》最后总共用了大概十几首吧。”
从《暗格里的秘密》到《深情眼》,张笑安与芒果TV的合作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青春、包容。
青春在于,敢为人先,选题上新颖、独特,能激发创作者新鲜的灵感动力;包容在于,相信导演团队本身的能力,从内到外拧成了一股绳,一切考虑从作品本身出发。
虽然拍摄和制作的压力很大,但张笑安感受到了被坚定选择的信任感。从大胆的“红与蓝”影调风格,到耗时实地搭建小渔村实景,芒果TV一直在给予张笑安十足的安全感。
“试片的时候让平台看影调风格,我很担心红与蓝这种特别浓郁的色调不适用于网台剧,没想到他们说,‘你就大胆放手干’。这给我的支持特别大。”
对新生代导演的坚定扶持,在都市爱情剧快速迭代、赛道强竞争的环境下十分难得。这种敢于突破创新的自信,源于芒果TV自身在爱情剧领域的多年经验和方法论。复盘芒果TV对都市爱情剧剧的探索之路会发现,创新和匠心始终深植于平台基因之中。
芒果TV凭借对青年观众喜好、审美的精准把握、观众文娱消费习惯的追踪,不断发掘、扶持新生代导演,持续输出让观众耳目一新的作品。
张笑安导演在片场
可以说,《深情眼》的诞生,是有想法、有冲劲儿的新生代导演,与敢于创新的平台之间的一场双向奔赴。
看过《深情眼》才发现,并不是观众不爱看现偶剧了,而是有新味道的“细糠”变少了。
“正因为生活太苦,看别人谈恋爱才有意思。”虽然当下现偶剧出圈难度很大,但张笑安对现偶剧的未来很乐观,“只要抓住人物性格和灵魂上的困境,便可以在其基础上讲令人向往的爱情。”
分众时代下,影视市场的“爆款”似乎越来越难以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同。
然而在重重数据迷雾之下,在观点纷呈的舆论场域中,真正优秀的作品依然不会被埋没——改编自同名韩漫,由小芝风花、佐藤健主演的日剧《请和我的老公结婚》于6月末开播后,不仅在外网热度持续攀升,刷新了播出平台的历史纪录,而且在内娱也掀起热议,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日版并非该IP首次影视化改编。早在去年年初,由朴敏英主演的同名韩剧就已率先播出,在收视率和话题度方面均表现不俗。
此外,由高海宁主演的港剧《夫妻的博弈》同样改编自这一IP,目前已杀青,预计将于年内播出。
在全球影视行业普遍面临长剧疲惫的当下,《请和我的老公结婚》这一IP不仅获得了中日韩三国影视创作者的青睐,更成功实现了两次“爆款”改编,这一现象本身就值得关注。
如果说韩版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爽感十足的剧情和紧凑的短剧节奏,那么日版能够在继承这些优势的基础上,将故事打磨得更加细腻成熟,实现口碑的进一步提升,就更值得深入剖析。
克制的爽感表达《请和我的老公结婚》的故事主线很好概括:第一世中罹患癌症的女主目睹了闺蜜与丈夫的双重背叛,二人甚至密谋利用她的死亡骗取保险金。激烈争执后,意外身亡的女主重生回到十年前。
发现命运无法消除只能转移之后,她开始布局让闺蜜嫁给前夫,以此实现“命运置换”。与此同时,她和同样重生的部长之间也擦出了爱情火花。
“丈夫出轨闺蜜怎么办”“重生逆袭夺回一切”的核心设定,叠加“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支线剧情。深谙短剧套路的观众不难发现,该剧既涵盖各种夺人眼球的狗血要素,又融合了几大经典爽文套路。
事实上,韩版上线后,评论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也是“短剧模式”“无脑爽文”“狗血”等评价。在套路化叙事引发审美疲劳的当下,这部又土又爽又“短剧”的作品犹如一剂猛药,虽长远来看未必有益,但短时间内却能够迅速奏效。
韩版高赞评论
日版由《黑暗荣耀》导演安吉镐操刀,在创作层面上集日韩之长。既保留了原版吸引观众的核心设定,又在爽感表达上更为克制,更契合日本观众的审美取向。
原版中女主当众揭发男友出轨、怒怼恶婆婆、在高中同学会上华丽登场等抓马名场面,在日版中被重构为更符合现实逻辑的叙事。
以“谢谢你捡走我丢掉的垃圾”这句全剧核心台词为例,韩版是由朴敏英饰演的女主在婚礼前直接向女二放狠话,再配合BGM强化冲突。
日版则改为女主美纱(小芝风花 饰)先以好友身份在婚礼上致辞,面向全场的发言结束后,美纱关掉话筒,对着丽奈(白石圣 饰)的方向说出了这句话。
丽奈当下不解,之后通过反复推演,明白了美纱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自己费尽心机争取来的一切只是她“丢掉的垃圾”。而在这个过程中,这句话的杀伤力也就越来越大。
前者确实更具即时爽感,但后者无疑在叙事上更为成功。
找回生命力的方法原漫画及韩版的故事主线是女主复仇成功,日版在这条明线之下还加了条暗线:找回自己的生命力。
女主角发现自己重生后,日版多了一场她独自奔跑的戏份。上一世因胃癌饱受折磨的她,此刻正通过奔跑重新感知健康的身体——这是肉体生命力的回归。
在精神层面,“生命力”的回归则体现为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勇敢表达自我。
上一世目睹闺蜜和老公出轨,并被两个人联手杀死,重生后的女主当然想要改变这一切。但她的第一步不是如何反击对方,而是反思自己:究竟是从哪个节点开始,事态完全脱离了自己的掌控,滑向了不可挽回的深渊?
当今的社媒上流行一句当代社交法则:“别人如何对待你,是因为你允许TA这么对待你。”这和男主铃木亘(佐藤健 饰)点醒美纱的话不谋而合。
对别人无底线的包容,就是对自己的剥削。第一世的美纱,正是在对丈夫和好友的“包容”中,一步步让渡了人生的主动权。
无论是肉体上的胃癌,还是精神上的崩溃,与其说是“遇人不淑”的恶果,不如说是命运对她自我剥削的惩戒。
这样很好地解释了,在“命运无法消除只能转移”的规则下,第二世代替美纱患胃癌的并不是作恶多端的反派,而是与美纱前世同样性格弱势、善于隐忍的女上司。
在崇尚个体的当代社会,过度自省可能成为道德枷锁,而恶人却从不内耗。如果不设立明确的边界,人际关系终将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局。因此,厘清“善良”与“软弱”的界限,恰恰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建立起正循环的起点。
日版中,重生后的女主在和男主、女上司之间的对话中,有一个词经常出现:“精神”。这个词便是“生命力”的具象化表达:真正的重生不仅是逆转命运,更是找回爱惜自己、尊重自我感受的生存姿态。
从这点上来说,日版的构思非常巧妙。通过深挖原作的命运观设定,创作者在故事中构建了一种更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因果逻辑:性格决定命运,自救方能破局。
这种改编既保留了爽文的戏剧张力,又在这个略显陈旧的女频故事和年轻观众之间建立了链接。
新型女性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版本的《请和我的老公结婚》,女主与女二的纠葛始终是叙事核心。两个人绝非普通的情敌,而是一种复杂病态的情感寄生关系。
韩版中,两个人是异父异母的姐妹,女二嫉妒女主从小拥有自己没有的父爱,于是主动靠近她成为朋友,不动声色地夺走她的xyfpq.com一切,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对方的痛苦之上。直到结局入狱,女二还在和狱友撒谎,通过抹黑女主来获得优越感。
日版通过三重维度深化了这种羁绊——
首先,让二人共享“缺失母爱”的童年创伤,为她们的命运镜像埋下伏笔;其次,在亲密无间的表象下,丽奈始终在暗中破坏美纱的其他社交关系,以维持其自己在对方生命中的特殊地位。
重生后的美纱正是利用了丽奈对自己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假意做出要和男友步入新生活的姿态,来激发丽奈的危机感,从而诱使她主动“抢”走男友。
最后是人物结局,日版的处理方式更符合其文化语境中的残酷美学。在一切尚有挽回余地的时候,丽奈毅然选择从摩天轮上一跃而下,复刻了母亲的命运,以最决绝的方式把自己烙印在了美纱的生命中。
如果说过去“雌竞”的中心通常是男主角,那在这部剧中,女二的欲望投射对象从头到尾只有女主,女性之间的强烈羁绊不再需要男性作为中介。
从剧播后的反馈来看,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更契合这届观众的期待:不管是韩版还是日版,到了播出后期,女二这条故事线的话题度都是最高的,其“恶女”的人物形象塑造和“同性相恨”的情感关系都得到了丰富解读。
这些解读也再次表明,当代观众更期待看到女性角色之间具有深度和复杂性的互动关系,而非简单的善恶对立或情感竞争。
从韩式爽文到日式治愈,这个IP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开出了截然不同的花朵。但不变的是,创作者始终保有对当下时代情绪和文化环境的体察。
也许这种敏锐性证配所,才是最值得学习的“爆款密码”。
发布于:河南省米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